部落格

《時光冉冉》絮叨叨 人物專訪I—陳志誠: 與藝術的超時空對話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所主辦的2021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主題「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故事主軸為上帝讓語言分岐因而人類無法溝通,人們因混亂而無法打造想像中的理想王國。其中的節目《時光冉冉》絮叨叨,是由前身作品《島嶼時光》、《時光冉冉》改編而成,而作品基本上都是由兩、三個不同藝術領域建構在一起,希冀可以透過這樣多元、多樣化的方式,一同共構、去激盪、去開創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看戲方法。

more

《時光冉冉》絮叨叨 人物專訪II-陳志誠: 與藝術的超時空對話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所主辦的2021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主題「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故事主軸為上帝讓語言分岐因而人類無法溝通,人們因混亂而無法打造想像中的理想王國。其中的節目《時光冉冉》絮叨叨,是由前身作品《島嶼時光》、《時光冉冉》改編而成,而作品基本上是由兩、三個不同藝術領域建構在一起,希冀可以透過這樣多元、多樣化的方式,一同共構、去激盪、去開創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看戲方法。

more

《國樂萬花筒》觀演心得:以國樂之名 遙展未來

如同此次表演名稱,「國樂萬花筒」獻給鮮少接觸國樂的長輩與孩童,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引領他們進入國樂繽紛的國度裡,兩位主持人循序漸進地將國樂的器樂、樂理、特色等國樂知識映入觀眾腦中,每場曲目之間穿插著生動的介紹及有獎徵答,使得過程充滿兒趣和親切,享受音樂同時,重溫學習之樂。

more

《國樂萬花筒》人物專訪:窺見古典美 凝聽現代樂II

現代國樂團有著濃烈的東方文化特色,在觀賞國樂萬花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音樂家對這塊土地濃厚的情感。許多亞洲國家也開始思考如何將中國音樂樂器的展現方式,融入具有當地特色的音樂風格,使得各地國樂組成元素更加豐富,也添加不少文化色彩。

more

《國樂萬花筒》人物專訪:窺見古典美,凝聽現代樂I

疫情緣故,此次國樂團演奏會無法與韓國姊妹校同台競技、交流演出,雖沒有了異國文化與藝術擦出的火花,卻能夠聽見臺灣本土音樂中融合多種民族的文化元素,多樣性與獨特性帶來新的音樂饗宴,為傳統音樂文化增添些許迷人色彩,在每段動人的演奏曲目編排上,更是將國樂的精髓深入淺出完美呈現,即使沒接觸過國樂,也能從這個萬花筒中,窺得七分美感、三分明瞭。

more

《藝韻薪傳》觀演心得:以管絃樂啟奏生活樂章

2020年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藝韻薪傳》由三首曲目組成,打破傳統交響樂的框架,結合新理念描繪日常之事,有衝擊、有情感,也有傳遞快樂的精神,以不同面向詮釋生活,尤其是在疫情爆發時期,音樂帶來正向的念想更是不容小覷。此次邀請到本校音樂系校友現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擔任總指揮,由專業的歌者所演繹,帶來精彩絕倫的表演。

more

《搖擺.D》觀演心得:關於人的不同面向

如《搖擺.D》的總監姚淑芬老師所說,"D" 可以被定義為 (can be defined as) 注意力分散症 (distraction disorder)、白日 (day)、黎明 (dawn) 、門與跳舞 (door and dance),而這幾個單字也緊扣著這四個舞碼——它們分別簡明扼要地闡釋每個舞碼各自傳達的意涵,《一些事情的切片,與人相關》涵蓋了日出與日落的意象,《大觀路一段59號》的隨機性帶出了潛意識中某種不斷重複再生的經驗、好似一種「症狀」,《既事、既視、既逝》以「穿」與「越」的概念進行延伸、「門」正是作為一個進出行為的形象化,《_現實之外》則以介於黑與白之間的灰色色調,呈現既貼近現實、卻也遠離現實的「真實存在」。看似隨機拼湊的四個舞作,在同樣以 "d" 開頭的單字之間,找到了彼此之間的聯集。

more

《國樂萬花筒》工作坊:嗩吶大師班

《國樂萬花筒》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國樂團與嗩吶演奏家林子由老師一同演出,為此設一工作坊,請林子由老師擔任講座,透過幾位學生上臺實際演奏後,由老師親自指導與示範,對於正在學習嗩吶的學生能夠更具體瞭解其演奏技巧與演奏要點。

more

《藝韻薪傳》工作坊:指揮大師班

《藝韻薪傳》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音樂系管弦樂團及合唱團一同演出,為此設一工作坊,邀請簡文彬老師擔任講座,經由幾位學生實際指揮管弦樂團後,由簡老師親自指導與示範,對於正在學習指揮的學生能夠更具體瞭解其技巧與要點,在學習路上能有更紮實的基本功與適當的心態調整。

more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