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時光冉冉》絮叨叨 人物專訪II-陳志誠: 與藝術的超時空對話
時 間|2021年09月08日 14:00-15:30
受訪者|陳志誠 博士(《時光冉冉》絮叨叨總導演)
指 導|陳慧珊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表演藝術評論總監)
編 輯|沈佳燕
撰 文|李艾霏、鍾季淇(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二年級)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所主辦的2021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主題「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故事主軸為上帝奪取語言讓人類無法溝通,人們因混亂而無法打造想像中的理想王國。其中的節目《時光冉冉》絮叨叨,是由前身作品《島嶼時光》、《時光冉冉》改編而成,而作品基本上是由兩、三個不同藝術領域建構在一起,希冀可以透過這樣多元、多樣化的方式,一同共構、去激盪、去開創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看戲方法。
萬物有靈論的具實展現
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Taylor)[1]所提出的萬物有靈論,並指出萬物有靈論是宗教的起源。萬物有靈論認為無論是天地萬物,抑或是各種產物,其均有靈性。從《島嶼時光》、《時光冉冉》再到《時光冉冉》絮叨叨,「萬物有靈論」皆作為作品的核心思想,究竟陳志誠博士為何會如此推崇?
「生命及我們能讀的書皆有限度,但天賦卻是人類無盡的寶藏,是我們亙古、源頭」—陳志誠博士。
(彩排過程 圖片提供/藝文中心)
誠如同萬物有靈論提到的「共時性」,朝著這個方向去挖寶、挖掘,以實作的角度來看,還是需要「共構」的,而這個「共構」,陳博士深深受結構主義之父 李維史陀(Levi-Strauss )[2]的影響,並娓娓而談的分享說道「當我們去爬山時,累了停下來休息,有一棵你雙手都抱不起來的大樹,那可能在此生長了幾百年幾千年,你坐在一個石頭上面,那顆石頭是有地球之時或許就有那塊石頭,然後你坐在石頭上往前看,是一朵剛開的花,然後你看沉沉積澱的那個土地,當「所有」存在在一起,這就是『共時』」,這個「共時」的畫面,就正是將《時光冉冉》絮叨叨建構在一起的方法論。陳博士運用了結構主義的「共時性」做為方法的主調去建構,將「貫時」[3]則是作為陪襯。
(採訪陳志誠總導演過程 圖片提供/藝文中心)
《時光冉冉》絮叨叨是由多個藝術領域相互協作所呈現出的作品,而筆者亦於多處評論觀察到,外界多將此作品定義成「跨界」、「跨領域」作品,對此陳志誠博士與筆者提及了包浩斯[4],包浩斯將建築體變成容器,而工藝、美術、舞蹈等領域,全部都在這個容器中變成內容物,並表示包浩斯所帶來的思想[5]才稱之稱之為「跨領域」。而若只是將音樂、舞蹈納進來一同演出,並沒有相互折衷及配合,應該稱作「多學科」。
(彩排過程 圖片提供/藝文中心)
對陳志誠博士而言,跨領域是戲劇及舞蹈領域在表演時,戲劇系的表演者在「張力」的部分要限縮,舞蹈系的表演者則是在「肢體」的部分要限縮,各自有所限縮,並且具有共識的來相互配合,這才能稱之為「跨領域」。而「超領域」則是將元素話去做一個構成。
筆者認為臺藝大各個藝術領域人才濟濟,從2018年的《島嶼時光》,再到2019年的《時光冉冉》,此次《時光冉冉》絮叨叨延續「超領域」的藝術整合,藉由各式異質媒材的運用與交融,透過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使各院系所的師生能夠有機會相互合作、對話,必能碰撞出絢麗多姿的火花。
此次的訪談過程非常愉快,陳志誠博士意切言盡的與筆者分享他在法國求學時,不論是對於藝術的思考與感知,抑或是覺察到的現象及思想上的差異。陳博士將其所收穫與積累的創作養分及種種體悟,帶回到臺灣並轉化為作品,期待臺藝大的學生,對於未來藝壇的展望,皆能傑出不凡、獨領風騷。
最後,陳志誠博士說道「人們都具有公共性的價值,都可以自由聽、看,那為什麼我們不開放性的去理解?當這些東西都可以變成一種很棒的藝術形式,這才是大家最棒的利益,人們透過看、聽、身體經驗,因而產生很高的生活模式,這個就是我們真正的大確幸所在,就是共同利益,因此我們一直想往這部份推動,希望能夠扮演一個跨時代的角色。」
而《時光冉冉》絮叨叨是如何將水平流線和垂直線條的視覺美感體現於舞臺空間?又如何使多種藝術領域融合於後戲劇劇場的創作概念?邀請觀眾一同透過時間、空間的對話,開啟一趟追尋自己定位的旅程。
[1] 泰勒(1832~1917),英國著名人類學家。
[2] 李維史陀(1908~2009),法國著名人類學家。
[3] 此處之「貫時性」(diachrony)又稱「歷時性」(diachrony),是指一個系統發展之歷史性變化情況(過去—現在—將來)。
[4] 包浩斯(Bauhaus),是由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的一所學校。
[5] 包浩斯是一所結合建築、工藝、與藝術的學校,實行「整合各領域藝術」與「藝術與工藝融合」的理念,以及運用「多領域學習」與「理論與實作並行」的模式去進行教學。